向99%的無名競賽選手致敬:他們的榮耀,比任何獎金更珍貴

她們不是球員,卻演出了球員最真實的痛苦

前幾天整理DVD櫃,無意間翻到那部曾經讓小弟眼睛一亮的韓片【發球線上】,忍不住再次拿出來重溫。

當初入手時,我天真以為這只是部充滿老套熱血橋段的商業運動勵志片。沒想到,劇情的厚度和情感的張力,遠遠超乎我的預期,看得我是大呼過癮!

片頭一開始,就描寫一群曾在國際賽場上創下佳績的女子手球員,卻在日常生活中面臨找不到好工作的困境。她們為了奧運夢想再次聚首,但因目標和現實而產生矛盾。之後又遇上教練更換的風波,新上任的教練以歐式訓練手法帶領團隊,讓球員們一時難以適應。好在經過一番磨合,終於凝聚共識。而片尾半小時的比賽場景,才是真正將商業娛樂效果推到最高潮的關鍵。

雖然片中幾位女演員並非職業手球員,但在導演的調度與精準剪接下,所呈現出的比賽畫面竟毫無違和感,看得出她們事前確實下了苦功。再加上專程邀請到外國職業選手參與演出,更顯得製作團隊誠意滿滿。

看完整部片,我對當年那些優秀卻被忽略的選手們,心中不免湧起不捨與感慨。

努力不等於能被看見︰淺談那些被媒體遺忘的無名英雄

體育世界的殘酷在於,能登上媒體版面、成為聚光燈焦點的選手,比例恐怕連1%都不到。剩下99%的無名英雄,即便同樣努力、同樣優秀,卻鮮少被看見。

而商業化程度較高的競賽,總是光鮮亮麗。以撞球為例,選手登場搭配英雄式配樂,女選手又長相亮眼,最能吸引鎂光燈。可在這些背後,卻有許多荒唐事:
有人因沉迷賭博而銷聲匿跡;
有人白天投球,晚上卻投入風花雪月;
有人國際賽常常墊底,私下夜生活卻精采絕倫;
有人面對強敵總是輸得一塌糊塗,媒體卻硬把他捧成「雖敗猶榮」的一哥;
有人比賽前暗地收錢,賽後被檢調約談,卻在鏡頭前偽裝成無辜受害者。

說到底,他們雖是極少數的幸運兒,領取高額獎金與代言費,卻未必懂得感恩惜福。反觀其他同樣優異卻冷門的選手,僅僅因為缺乏媒體寵愛,就被世人忽視,實在令人唏噓。

你從沒聽過的比賽,藏著台灣選手最驕傲的勝利

我本身也是靜態棋藝比賽的愛好者,棋齡已超過二十年。這種項目原本就難吸引目光,出國比賽還得自掏腰包&請假。

記得有次同事來房間聊天,聽我說比賽沒有獎金時,他隨口一句:「啊?沒獎金喔?那這樣不就只是去交流?」這句無心之語,卻深深刺痛了我。

其實,有一樣能專心投入、從中獲得成就感的興趣,本就是人生一大樂事。只是,冷門項目的玩家,即便在國際上奪下佳績,也少有人覺得了不起。

你比得差,旁人覺得理所當然;你比得好,旁人則懷疑:「這又沒媒體報導,哪算什麼專業比賽?」

陳科翰七段

就拿2012年五月初在北京舉辦的中國五子棋國際團體公開賽來說,我國好手陳科翰在第六輪擊敗當時的世界冠軍曹冬。

林皇羽八段

林書玄八段

2014年五子棋世界盃團體賽,我國好手林皇羽在第五輪擊敗曾拿下四屆世界冠軍的頂尖好手Ando Meritee,林書玄也在第七輪從前世界冠軍中村茂手中拿下勝利。

簡詠璇五段

2017年世界五子棋錦標賽裡,我國好手簡詠璇更以完全無敗績的無敵姿態,奪下當屆的世界女子冠軍。

然而,這些紀錄,並不會被大眾所知。因為世人的目光,永遠追逐那不到1%的明星選手。

相比之下,我反而認為,那些沒有鎂光燈、沒有高額獎金,卻依舊堅持到底的冷門項目選手,才更值得敬佩。

謹以此文,向那99%以上各種比賽中默默努力的無名英雄們,致上最深的敬意!

延伸閱讀

關於作者

台灣第一個世界棋后誕生:簡詠璇如何在女子組中攀上巔峰

精英匯聚︰2012年中國五子棋國際團體公開賽,選手陣容曝光!

魚丸湯重評2014年第十屆五子棋世界盃團體錦標賽

超越極限︰2017年第15届世界五子棋錦標賽的競爭與挑戰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