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與推廣的兩難:專業五子棋規則為何越改越複雜?

你知道嗎?五子棋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一場「不公平」的戰爭。因為先下的黑棋實在太有利了,只要掌握正確的下法,白棋往往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
後來,有人給先下的黑棋設置了種種限制,像是黑棋不能一手棋同時走出兩個活三﹙雙活三﹚,也不能一手棋同時出現兩條四﹙雙四﹚,更不能走出包含六顆以上的棋子連成一線﹙長連﹚,黑棋一旦犯規,將面臨立刻判輸的結果。
雙活三、雙四和長連這三種棋形,就成了黑棋禁止在棋盤上走出的「禁手」。
換句話說,「死四活三」成了禁手規則下,黑棋取勝的唯一一條道路。
更慘的是,如果黑棋是在被動的情況下,像是為了阻擋白棋的死四,而被迫走出雙活三、雙四和長連的話,一樣會被判定為輸棋。
像這樣直接限縮黑棋勝法的方式,我稱之為「技術性修正」。
技術性修正的目的,在於將五子棋從先下者「簡單必勝」,往「有難度的必勝」的方向走去。
換句話說,遊戲的本質﹙先手必勝﹚沒有改變,只是破解的門檻提高了。
早在1966年,日本的五子棋高手新井華石,就出版了一本名為【連珠必勝法】的書,證明了只對先走的一方設下前述禁手的限制,一樣撼動不了五子棋先下者必勝的事實。
認識到單純的技術限制,無法解決黑白不平衡的問題後,為了提升五子棋的可競賽性,後續又引入了〝開局流程〞與〝交換機制〞的「RIF規則」。
從1989年開始採用的「RIF規則」,藉由明確的交換機制,有效避免了參賽選手在開局階段,就走出明顯對先下者有利的開局出來﹙開出來就會被對手選擇交換執黑﹚,藉由這個機制,最大幅度地降低黑棋大優勢的開局出現在賽場上。
雖然規則的補強實現了黑白平衡這一目的,但在國內外頂尖五子棋好手們的大量研究下,導致大多數的參賽選手,都固定只開那少數幾個平衡的開局。
換句話說,「RIF規則」雖然某種程度上大幅改善了五子棋先後手的差距,但卻也給五子棋開局的多樣性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
為了改善這一缺點,從2009年開始採用了山口規則﹙Yamaguchi﹚,到2017年開始的索索夫–8規則﹙Soosõrv–8﹚,一直到2024年開始至今的塔拉山口–10規則﹙Taraguchi–10﹚。
「RIF規則」的出現及後續規則的演變,很大程度上是AI對現有開局庫的破解速度加快所致。當人類選手能輕易查閱AI計算的結果時,遊戲的競技性就會下降,規則就必須再次修改。
規則的每次修改都是一個「微小變動導致巨大差異」的過程。在高度複雜的博弈中,開局機制的一點點不同,就會讓整個後續走法的「狀態空間」發生極大的變化,從而破壞舊有的定式。
規則制定者正是刻意利用這種「複雜性」來創造開局的多樣性。
總而言之,五子棋是一個先手必勝的有限博弈。規則的演變就是不斷地引入機制,達到「模糊」或「抵消」必勝策略的出現機率。
那麼,目前國際五子棋競賽採用的「塔拉山口–10規則」,算不算是一個非常完美,毫無缺點的競賽規則呢?答案是否定的。下面是我的一點淺見︰
1﹒現行五子棋規則有“越改越複雜”的傾向,非常不利於向初學者推廣。
一個競技遊戲的規則越嚴謹、越公平,往往會導致其複雜性增加,推廣難度也隨之上升。
如何在「競技深度」和「大眾推廣」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是五子棋這門競技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
因此,像台灣五子棋協會之前那樣,在同一場比賽,採用只有禁手設置的「日規組」,以及塔拉規則的「晉段組」的分組方式就很不錯。,
讓初學者可以用比較無痛的方式參加比賽,而已經有點程度的棋友,也同樣可以在正式規則的組別中下得很盡興。
2﹒我個人認為,棋藝競賽的本質是「臨場計算能力」。「開局策略研究」固然也很重要,但不應該成為勝負的決定性因素。
所以,我心目中理想的「臨場計算能力」︰「開局研究策略」大概是要7︰3左右的程度。
然而,在現行規則的制約下,「開局策略研究」對勝負的影響變得非常巨大。在現行強大的AI工具和記譜軟體的加持下,即便是世界最頂級的五子棋高手,在盤面上只有5、6顆棋子的情況下,就被對手的開局策略給判了死刑的情況也不算少見。
近幾年國際間的頂尖五子棋競賽,幾乎都變成了「臨場計算能力」︰「開局研究策略」對勝負影響的占比是4︰6,甚至是3︰7或更極端的程度。
使得原本應該是以比拚計算力為主的棋藝競賽,變相成了“誰功課做得比較多”的記譜大賽。
當勝負變成背譜比賽,輸贏就不再取決於當下的思考,而是過去的準備。這對任何一項棋藝競賽的發展來說,絕對都不是一件好事。
曾經有人提出過,既然禁手無法改變先手必勝的現實,何不乾脆取消禁手與26種開局設置,只保留交換制度呢?
這個提議確實誘人,因為移除固定開局後,棋局的不可預測性會大幅提升,賽前研究的優勢被削弱,臨場思考的價值隨之回歸。
可是禁手的出現,是將五子棋競技往上提升至藝術境界的主要因素。它讓黑方必須在「進攻」與「節制」之間巧妙拿捏,那種微妙的緊張與美感,使得禁手成了五子棋愛好者難以割捨的部分。
五子棋比賽不該是比誰背的譜更多,而是誰能在未知局面中看得更遠、算得更深。
一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