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常說「一代不如一代」,你認同嗎?淺談現代年輕人的困境與長輩的誤解

時代變遷下的文化斷層:一代不如一代的誤解?

你是從何時開始,發現自己已經成了有年紀的成年人了呢?

是因為踏入社會後,發現再也不能事事依賴父母,還是目睹從小看到大的長輩們一一離世,才驚覺自己年歲漸長?

對我來說,則是當我漸漸無法跟上現代流行文化的腳步時,才意識到自己在他人眼中已成為油膩大叔。

大概也是從那時起,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許多人事物在大多數人心中,都有一種“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覺。

我開始像許多老一輩的人一樣,對現代的流行音樂感到不太適應,常常聽自己年輕時喜歡的歌曲,或翻找早期的舊影片來回味。好像現在的歌手過於注重唱歌技巧,缺乏早期歌手那種真摯的情感;新電影過於重視特效,沒有早期電影那樣的深沉內斂。許多人不僅覺得事物如此,也認為現代年輕人的能力普遍不如從前。

但仔細一想,這其實很奇怪。

早期的台語歌壇,有些人進演藝圈前連五線譜都不會看,只因歌聲動人被星探相中而成為一代紅星,這在現代幾乎不可能發生。而且,那時的藝人沒有現在這麼多選擇,當時的人們只能通過收音機和電視獲得娛樂,藝人之間的競爭強度遠不如現在。

隨著時代的進步,現代藝人面臨的競爭前所未有地激烈,入行後需要學習的東西遠比從前多。

電影也是如此,科技進步和新舊理論的結合,現代拍攝影片的效率遠超以往,拍攝細節也比以前多很多。

就連圍棋也是一樣,職業圍棋手因為現代職業比賽眾多,有了充分與國內外棋手交流的機會,再加上AI工具的輔助,布局觀念早已大幅超越以往。

舉這些例子,是為了說明老一輩人認為一代不如一代的現象,很明顯是一種錯覺。

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將闡述為何老人們普遍會有這種偏見,以及為何我認為大多數老人其實不值得尊重。

文章內容針對性十分強,如果你本身就是一位守舊、無法靜心閱讀、從未經歷過觀念突破的老人,我強烈建議你不要繼續讀下去。

老一輩對現代社會的偏見︰年輕人為何感到無力?

那麼,為什麼現代老一輩的人普遍認為自己比下一代優秀,並且有“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呢?

這很簡單,因為社會上將近七、八成的資源掌握在他們手中。而現代年輕人能夠買房,很多時候是靠父母的資助。這種資源上的巨大差距,很容易讓老一輩人誤以為年輕人不如自己。

我父親幾乎從不在外用餐。有一次我去金門探望他,我們一起在外面吃牛肉麵,他覺得現在外食動輒一兩百塊以上,讓人難以接受,所以寧願買菜回家自煮。但問題是,他們從未意識到,這些對他們來說高昂的花費,正是我們這一代人剛出社會就得面對的困境之一。

他們也從未意識到,現代養育兒女的費用與他們年輕時相比,已經天壤之別。所以,一般年輕人的薪資水平,若沒有夫妻共同工作賺錢,根本無法維持上有老下有小的龐大開銷。

在老一輩人的眼裡,他們總是用過去的輝煌來與現在的我們比較。

你買不起房,他們說你真沒用。他們年輕時,只要努力工作,買房並不困難。現在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都買不起房?一定是因為一代不如一代。

你找不到對象,他們說你真沒用。他們年輕時,只要靠媒人牽線,結婚並不難。現在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都無法脫單?一定是因為一代不如一代。

你不想生孩子,他們說你真沒用。他們年輕時,只要想要就生,養孩子也不用花太多錢。現在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都不想生育下一代?一定是因為一代不如一代。

﹙以下,歡迎有興趣的網友們繼續接龍。﹚

網紅【阿淇博士】在去年12月9日的臉書貼文中提到,老一輩對事實的偏差認知,會引發社會的不安與兩極化。

她在貼文中指出,多數發達國家都有類似問題:年輕人需要學習的越來越多,但能獲得的財富卻越來越少。擁有時代紅利的人,只需掌握一兩項技能便能賺得盆滿缽滿。而現代的年輕人,即使所知遠超父母,依然難以賺取足夠的錢來養活自己或購買房子。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在去年雙十節時也發表了一篇相關的貼文,他在貼文當中留下了幾段話,我引用作為本文的結尾:

「只要掌握社會多數資源的長輩繼續缺乏理解時代脈絡的能力、活在過去無法看見世界的變化,並且對年輕人毫無同理心與包容,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那麼,孩子只會日復一日變少而已。

因為這個世代的年輕人很有良心,不願讓多一個靈魂來世受苦,善哉、善哉。」

「時代的紅利被吸乾吮淨,晚生的人們只能在經濟殘渣中掙扎求生,卻仍要被自居勝利者的長輩,在無奈的生活之上,強加舊時代的人生價值。

長輩可以繼續笑年輕人賺不了錢、笑我們不努力、罵我們沒責任不生小孩、縱情批判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物、笑我們幼稚愛玩。

可以,都可以。我們只是笑笑的,戴套打砲,安全性行為,如此而已。」

照片是我這兩年入手的傑森公仔,畢竟對長輩們而言,買這種東西還不如買尿布呢^__^!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