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忍受的台鐵班次排程?知名影評人的抱怨引發爭議!

兩天前,當我在某位國內知名影評人的臉書頁面上閱讀一篇貼文時,裡頭描述著他某天晚上九點搭乘火車時的遭遇。他不禁感嘆台鐵的發車班距竟長達將近五十分鐘,由此不滿地抱怨著這種班次排程實在不合時宜,根本無法與捷運和高鐵相提並論。

出於一時衝動,我在該貼文底下留下了一則不太客氣的回應,僅僅是簡單指出這位知名影評人其實對鐵路運輸的難處一無所知,卻未提供任何具體細節。於是這位影評人回覆了我的留言,表示他希望我能夠提供更深入的見解。

由於是我先起頭的緣故,不回應對方好像有點不太禮貌,於是我整理了一下台鐵排班可能遇到的難題,將所有專有名詞都去掉後,回了他一則留言。

過了一會兒,我覺得有必要指出他貼文中的錯誤觀念,所以在下方再回了第二則留言。我明確地告訴他,公共事務的安排遠比一般人想像的複雜,若隨意更改班次只為滿足少數離峰時段的旅客,必然會損害尖峰時段多數旅客的權益。例如,尖峰時段的旅客可能因此更難以搭上列車,進而產生更大的問題。

最後,這位知名影評人再也沒有回覆了,儘管我認為他這樣很不禮貌,但每個人都有選擇回覆留言與否的權利,所以我也就沒有繼續在這條貼文下面做進一步的討論。

列車誤點頻發,真的是台鐵員工怠惰所致?

事實上,由於絕大多數民眾和那位知名影評人一樣,沒有系統性思維來思考公共事務的習慣,所以我才會覺得台鐵長期扮演著一個受盡委屈的悲情角色。

在政客的選票壓力及其他因素的影響下,台鐵一直保持著過於低廉的票價,並為了便利民眾,在許多偏遠地區設立了很多小站和很少人搭乘的蚊子列車。此外,高架化和地下化工程所造成的財務黑洞也由台鐵自行承擔,導致每年都面臨巨大的虧損。而不明真相的民眾,往往隨著媒體報導起舞,將台鐵虧損的責任全都歸咎於員工。

看到這裡,你或許會覺得,即便如此,也不能掩蓋台鐵常常誤點的事實吧?這難道不是台鐵員工長期怠惰所導致的嗎?

那麼我想反問,如果你家的電器用品用了十幾二十年都沒換,即便你常常送去維修,這些電器用品的故障率是不是會隨著時間越來越高?你也知道答案是肯定的,對吧?

台鐵經過十幾二十年以上還未汰換的車種比比皆是,在這種大小故障每天頻繁發生的情況下,仍能讓大部分班次正常運行。如果真如大部分民眾所想的那樣,台鐵員工怠惰是導致誤點的主要原因,台鐵能夠保持現有的運能嗎?

事實上,台鐵員工絕對比民眾更希望列車車種能夠盡快汰舊換新,但現有環境惡劣,上級撥給台鐵的預算有限,再加上不合理法規的限制,常常購買到一堆高價卻不耐用的備品。在缺乏資金(薪資低)、人力(今年台鐵招考,某些單位如調車工到職人數竟為零)、和物料(舊車不汰換只能勉強修繕上路)的情況下,列車常常在路上故障,導致一連串班次接連誤點的情況也越來越常見。

而該死的政客們永遠不敢說實話,只為了選票在各種政策上吃盡台鐵豆腐,然後配合媒體操作輿論,用“台鐵又出包”之類的標題誘導民眾仇視台鐵基層員工,以消弭台鐵員工藉罷工等抗議活動的力量。這一系列的權謀操作我也真的是服了!

當然,說這麼多,並不是為了掩蓋台鐵的諸多問題。從新車購買剛亮相便撞上月台、普悠瑪號脫軌事故、到太魯閣列車遭遇工程車撞擊等事件,台鐵確實難辭其咎。

然而,系統上的問題並非短時間內調整幾個變因就能輕鬆改善,台鐵各處的頹廢體質也非一朝一夕能夠改變的。

再者,台鐵局長的位置往往只是官員們用來充實履歷的過渡職位,這也間接導致歷任局長普遍抱持著敷衍了事的心態。例如,某任局長一上任便聘請小編為其美化形象,強逼各車站員工高喊“台鐵讚讚讚”這類無用的口號,並擺拍各種局長巡視各地的照片上傳至社交平台。蔡英文總統任內也曾視察台鐵的各車站和機務段,並做出一些承諾,但這些承諾最後往往都不了了之。

所以,只要台灣的政治環境沒有改變,我認為台鐵的公司化改革最終也只是虛有其表而已。

後記

今天,這位知名影評人又在自己的臉書專頁上,發表了一篇嘲諷台鐵的貼文。我立刻明白,他根本無意真正看我的分析回應。也難怪當初我依他的要求回覆後,他就再也沒有回應。

仔細閱讀他這兩篇偏頗且狹隘的臉書貼文,我發現政府的洗腦工程真是卓有成效,成功讓大多數民眾缺乏媒體識讀的能力。

這樣缺乏系統思維的人,居然能在台灣以影評人自居並擁有數萬粉絲,每篇貼文都輕鬆突破百讚。我真搞不懂是他有問題,還是喜歡他的人有問題,或者其實是我有問題了呢XD?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1. 可以感受得到你的專業跟熱情,不過事實上對方在發文的時候提到的內容,我看來只不過是希望台中捷運可以規劃到新烏日接駁這一段,否則民眾通勤上還是有困難,應該並不是特意要去質疑為何台鐵「做不到」或暗貶台鐵。但我想已經委屈很久的台鐵與台鐵人,對他所謂的「不在同檔次上」這樣聲音肯定是會有不舒服的感受(譬如台鐵人很常酸自己是便當局一樣),所以你能維持理性口吻去說明清楚自己的見解是很厲害的事情,也希望更多人藉此更理解台鐵在離峰時間的班次安排,和台鐵目前所遇的窘境。

    從讀書到工作,搭台鐵通勤已經超過二十年,其實我也希望台鐵能夠狠心一點提高對號車的票價,補足維護對號車的成本支出,然後可以找出方法抑制那些總是持月票搭快車的人,而不再只是每到週五、週一,買了座位的人被卡在門口的情況一再發生。作為社會福利來講,頻繁的區間車應該滿足絕多數經濟弱勢的人的移動需求,但對號車值得更高的票價,有更高的票價才能讓旅客有更好的乘坐體驗。

    (至於誤點,個人覺得只要去歐洲被消失的車次搞過一次,就會覺得台鐵超棒了XD)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