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圍棋&五子棋沒有bug?這些不為人知的現象將讓你大開眼界!

*此為同名影片《圍棋&五子棋中的幾個Bug,你知道幾個?》的圖文版,如果你習慣看影片的話,可以點擊前面紅字的超連結前往觀賞。*

前言

各位觀眾棋友大家好,我是魚丸湯。

《解密︰圍棋&五子棋不為人知的差異,你真的了解兩者的區別嗎?》這篇文章裡,對圍棋&五子棋一些鮮為人知的小知識,做了一個簡單的比較。

像圍棋一般是從角落→四邊→中央的方向進展,而五子棋則是從中央開始往外發散;

或者是在比賽用時方面,某些高強度五子棋比賽的時間限制,甚至會比部分圍棋比賽還要來得長;

以及除了圍棋有定石以外,五子棋也有開局定石的存在…等等。

對上述內容有興趣的網友,請參閱影片下方說明欄裡的超連結。

在這部影片裡,魚丸湯老師將與你一起探討,關於圍棋&五子棋這兩個棋種,個別有什麼明顯的Bug。

以及在影片的最後,還會加碼告訴你,目前五子棋協會採用的《塔拉規則﹙Tarannikov﹚》,具體該如何操作。

想知道這些有趣內容的棋友們,千萬別錯過這篇精采的文章了。

圍棋&五子棋如何解決先後手不平衡的Bug?

首先,相信大家都知道,無論是圍棋還是五子棋,都一樣是黑棋先走,白棋後下。而這樣有一方先走的情況下,就產生了這兩個棋類先天上的一個大Bug。

就好比說兩個人在賽跑,主辦方卻規定其中一位選手可以先跑後,另外一位選手才能開始起跑。這樣一來,對先跑的選手當然是比較有利。

下棋的情況也是一樣。為了拉低黑棋先下的優勢,圍棋競賽採用了「貼目」,也就是當棋局下完,在雙方數地的時候,先下的黑方要把一些目數「貼還」給白方。

舉七目半﹙7.5﹚的例子來說,假設一盤棋下完後,黑棋比白棋多圍了七目,但由於黑方要貼還七目半給白棋的緣故,結果就是白棋贏了黑棋半目。

而除了先後手不平衡的Bug以外,圍棋還有另外一個很大的Bug,叫做“打劫”。

Gobang Renju01圖1

我們來看一下圖1中的這個例子。黑1把A點上的白子給提掉後,接下來白棋也可以走在A點,把黑1這顆子給提掉。

這樣一來,會有黑白雙方提來提去,沒完沒了的情況出現。所以就規定了黑1提取白子時,白棋得先在別的地方走一步棋之後,才能回到A點把黑1提取回來。

這樣的棋形,圍棋術語稱之為“劫”。“劫”的出現,我覺得是圍棋本身的一個大Bug,原因請見接下來的這個例子。

Gobang Renju02 圖2

從圖2來看,一共有A、B&C三個劫形。輪到白棋走,為了避免被黑A把一團白子提掉,白棋接下來會走在B或C上。

Gobang Renju03 圖3

圖3白1提子後,接下來可在A點提掉一團黑子。所以,局部上黑棋只能走在B點。

Gobang Renju04 圖4

圖4黑2提子後,接下來可在B點提掉一團白子。所以,局部上白棋只能走在A點。

Gobang Renju05 圖5

圖5白3提子後,接下來可在A點提掉一團黑子。所以,局部上黑棋只能走在B點。

Gobang Renju06 圖6

圖6黑4提子後,接下來可在B點提掉一團白子。所以,局部上白棋只能走在A點。

Gobang Renju07 圖7

圖7白5提子後,接下來可在A點提掉一團黑子。所以,局部上黑棋只能走在B點。

Gobang Renju08 圖8

圖8黑6提子後,仔細一看,又回到了跟一開始完全一樣的棋形。由於妥協的一方會在這邊的爭鬥中,蒙受極大損失的緣故。所以,在沒有違反打劫規則的情況下,會出現雙方在這裡互不相讓,導致無法分勝負的尷尬情況出現。

在職業的圍棋競賽裡,也出現過幾次三劫甚至以上的情況,只好判定為雙方和棋。

後來,魚丸湯老師曾在部分圍棋書上看到,有一個叫做“禁全同”的方法,可以解決這個無窮迴圈的難題。

礙於本人對圍棋的理解不深,對於劫爭所產生的Bug,無法提供什麼高明的見解。如果有圍棋高手看到這部影片的話,歡迎你在下方留言做個補充。

而五子棋因為無法由數字來判定勝負的緣故,除了將棋盤縮減為15×15,增加黑棋在序盤發展攻勢時的壓力以外,還額外限制黑棋的勝法,來弭平黑白雙方對局時產生的極大差距。

Gobang Renju09 圖9

舉例來說,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五子棋最基本的三種雙殺勝形,分別是雙活三、雙四&死四活三。

圖9左上角的A點是「雙活三」,左下角的B點是「死四活三」,右上角的C點是「雙四」。

為了平衡黑白雙方的差距,規定黑棋只能利用B點的「死四活三」取勝,而把A、C,以及右下角D位的「長連」,規定為黑棋不能下的“禁手”。

而後下的白棋,也因為黑棋有“禁手”的設置,而衍生出一系列攻擊黑棋的特殊技巧。這種白棋限定的殺棋技巧,我們習慣上稱為“逼禁”。

關於禁手判定的相關知識,以及白棋各式各樣的逼禁手段,想了解更多的棋友,也請參閱影片下方說明欄裡的超連結。

不過,雖然禁手的設置,理論上已經大幅度地降低黑棋的勝率,卻依舊撼動不了先手必勝的現實。於是有了把開局侷限在26個,並把黑5必須走出兩個打點,讓白方選擇其一的國際規則﹙RIF﹚。

但由於黑白相對平衡的開局就那麼幾個,導致在正式棋賽中,開局的多樣性受到了很大的侷限。

後續又演進到了山口規則﹙Yamaguchi﹚和索索夫–8規則﹙Soosõrv-8﹚,棋手們為了要確保能在比賽中拿到好成績,再加上近年來,各路超強五子棋AI陸續橫空出世的緣故,讓記譜&設計套路的比重有越來越大的趨勢,使得棋局樂趣之一的“不確定性”被大幅度地降低。

魚丸湯老師也曾經在過去幾年的比賽中,利用幾個精心設計好的套路,贏過許多國內外的段位棋手。

其中的一個祕密套路不只在《一個必敗開局,是如何使我在正式比賽中達到100%的勝率?》這部影片裡演示過,還被日本《連珠世界》期刊給收錄了進去。想欣賞這個絕密套路的棋友,請參閱紅色文字裡的超連結。

而當棋手們所要背誦的棋譜量越來越多時,讓向來以臨場計算比拚為本質的棋藝競賽,變成了記譜大賽。

魚丸湯老師在越比心越累,以及想轉做部落格圖文&影音教學推廣的緣故,便從比賽中漸漸淡出。為了要熟悉最新的比賽規則,才在睽違了超過五年後,再度參加去年的台灣名人賽。

揭開五子棋【塔拉規則】的神秘面紗

文章的最後,魚丸湯老師在這裡稍微提一下,台灣比賽目前採用的《塔拉規則﹙Tarannikov﹚》,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Gobang Renju10 圖10

首先,其中一方走出黑1後,另外一方有兩個選擇,一個是他可以直接走出白2,另外一個則是讓對方繼續走出白2,而白2的位置則限定在中央往外3×3以內的範圍,也就是圖10盤面上△的位置。

Gobang Renju11 圖11

其中一方走出白2後,跟剛才一樣,另外一方可以選擇直接走出黑3,或者讓對手繼續走黑3,而黑3的位置則限定在中央往外5×5以內的範圍,也就是圖11盤面上△的位置。

Gobang Renju12 圖12

其中一方走出黑3後,跟剛才一樣,另外一方可以選擇直接走出白4,或者讓對手繼續走白4,而白4的位置則限定在中央往外7×7以內的範圍,也就是圖12盤面上△的位置。

Gobang Renju13 圖13

其中一方走出白4後,跟剛才一樣,另外一方可以選擇直接走出黑5,或者讓對手繼續走黑5,而黑5的位置則限定在中央往外9×9以內的範圍,也就是圖13盤面上△的位置。

這裡要特別強調的一個重點是,當其中一方提出交換後,另外一方就只能走出下一步棋,而不能再次提出交換,否則會有雙方無限交換的情形出現。

像是當對方走出圖13盤面上的白4後,如果我選擇交換的話,那麼對手就只能繼續走出黑5,而不能再次提出交換。

Gobang Renju14 圖14

其中一方走出圖14的黑5後,便由另外一方選擇拿黑或者拿白。棋局行進至此,誰拿黑誰拿白就此確定,後面就以有黑棋有禁手的前提進行棋局。

關於《塔拉規則﹙Tarannikov﹚》的說明就到此為止。看到這裡,你是不是已經感到頭有點暈了呢XD?

如果,你還是不太明白這個規則的話也沒關係,可以到國內段位棋士游弘詣的【五子棋專業點評】這個頻道裡,觀看《台灣五子棋晉段賽最新規則》這部影片。

或者在影片下方說明欄內,點擊我的臉書網址並私訊我,預約免費的【魚丸湯の五子棋基礎講座】,原則上地點可約在基隆地區。

在這個一對一的約棋講座中,魚丸湯老師會具體地向你示範,五子棋先手必勝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及教你怎麼實際操作《塔拉規則﹙Tarannikov﹚》。

順道一提,由原本的《塔拉規則﹙Tarannikov﹚》,延伸出來的《塔拉山口10規則﹙Taraguchi–10﹚》,只有一個地方不同而已。

就是其中一方走出白4後,另外一方除了 交換與否的選擇以外,如果想要保證自己執黑權利的話,可以在棋盤上標示出十個不限範圍的選點,如此一來,對手就只能被迫從這十個點當中擇一,並走出白6後,後面便以黑有禁手的前提下進行棋局。

Gobang Renju15 圖15

舉個例子,圖15盤面上是第十四屆台灣名人賽預賽裡,由我所下的一盤實戰。

由於對手下的白4這手棋明顯偏弱的緣故,如果由我走出黑5的話,便白白給了對手選擇黑白的權利。於是我便決定打出A~J十個點出來給對手選擇,強制把執黑的權利給牢牢地握在手裡。

我的感想是,《塔拉規則﹙Tarannikov﹚》並不直接對“黑白能否平衡”這件事情進行改善,而是採用“各人造業各人擔”的態度。

如果你在實戰中走出一個黑棋大優勢的黑5,那麼勢必會遭到對手的交換;反過來想,如果是由對手走出一個黑棋大優勢的黑5,你也要有足夠的開局知識,或者對棋形的預判有足夠的水平,才能判斷出當下的局面到底該不該選擇交換。

而就算對手走出了一個黑必勝的黑5,你選擇了 交換之後,能否確實掌握黑棋先行的優勢,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在2022年的台灣名人賽預賽裡,魚丸湯老師就遇到對手走出了黑必勝的黑5,在我交換持黑後,由於選點策略上的失誤,導致才走沒幾步棋而已,黑棋的優勢就已然煙消雲散。想看這盤棋具體內容的棋友,請參閱《面對實力比自己強的對手,你可以用的一個秘密策略》這部影片。

同樣的,在《塔拉規則﹙Tarannikov﹚》的背景中,如果是對舊規則開局有概念的老棋手,在許多局面下,依舊可以選擇還原成舊開局的方式來避開新套路;

而在另一方面,當對手隨時會選擇交換,以及不知道會在哪手棋走出怪招的情況下,稍微提升了對局的不確定性,這也是我目前還算能接受這個規則的原因之一。

台灣五子棋協會目前辦的晉段賽,主要是以《塔拉規則﹙Tarannikov﹚》為主;而名人賽或國手賽這種較高等級的比賽,則用《塔拉山口10規則﹙Taraguchi–10﹚》。

如果你有興趣參加比賽的話,可以在知道黑棋有哪些禁手的前提下,報名參加日規組的比賽;或者先了解《塔拉規則﹙Tarannikov﹚》後,再報名晉段賽也OK!

這篇文章的內容就介紹到這裡,喜歡的朋友,別忘了按讚、訂閱加分享。我是魚丸湯,咱們下回見^__^!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