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對保健食品的信仰可能是錯誤的?專家揭密將讓你目瞪口呆!

保健食品的神話與現實︰揭開健康迷思的真相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長期以來,有人對保健食品深具信仰,認為它們能帶來神奇的益處,彌補飲食不均的缺陷。然而,是否值得花時間了解這些?如果您也懷有類似信仰,或許不妨閱讀以下內容。

這篇文章參考了多位學者和專家的觀點,將挑戰您對保健食品的既定觀念。

如果您不願改變看法,當然可以忽略這篇文章,繼續享受每天的保健食品。

然而,偶爾懷著無知的幸福也無不可取,但這篇文章可能會讓您重新思考,對過去的信仰提出質疑。您是否敢迎接這種挑戰?

在現代社會中,保健食品像熱氣球一樣迅速升溫,吸引越來越多的追隨者。人們期望擺脫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和繁瑣的醫療程序,轉向服用保健食品來改善健康。

這種趨勢引發了大眾對保健食品的好奇,但我們是否應該將健康寄托在這些營養補充品上?

或許,我們需要深思熟慮,因為儘管某些保健食品確實有益,但多數缺乏科學支持,伴隨著不確定的風險。

現在,讓我們共同深入探索保健食品的迷霧,看看真相是否與我們所期待的一致。

名醫的話語︰科學支持還是商業推銷?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保健食品聽起來像是一種神奇的魔法,讓我們可以透過大自然的力量來改善健康。我們可以想像自己置身在一個花園中,享受著大自然的恩惠,而不必依賴藥物和醫生的協助。但是,我們是否真的能相信這些保健食品呢?讓我們來看看科學界的看法。

醫學界非常注重循證醫學,這表示他們需要科學研究的證據來支持治療方法的有效性。然而,大多數保健食品並未經過嚴格的臨床試驗,無法提供可靠的科學證據。就像小孩需要問題和答案才能解數學題一樣,醫學界需要科學研究來支持他們的治療方法。

缺乏科學研究的支持,意味著我們無法確定保健食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想像一下,如果我們不確定某種療法是否真的有效,那麼我們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無法確保我們是否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這對我們的健康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風險。

儘管自然療法宣傳的保健食品看似含糊不清,但為何仍有眾多信徒?原因至少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1﹒習慣追求簡單答案: 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常灌輸我們,問題總有一個標準答案,專家提供解決方案。然而,實際上,疾病的成因極其複雜,治療方法多種多樣。有時,我們需要不斷嘗試和犯錯,才能找到適合的療法。當醫生無法提供期望中的簡單答案時,一般人容易對醫學專業提出質疑,這種期望錯誤正是自然療法滲透的契機。

2﹒自然醫學專家的影響力: 在台灣的大型連鎖書店,充斥著自稱自然醫學專家的書籍。這些專家在媒體上極具影響力,經常參與各類健康節目。他們以全知全能或救世主的形象,推銷過於簡化的疾病理論,有時會誤導大眾。這種現象導致許多人開始對傳統醫學教育培養的醫師產生質疑,並相信只需依賴天然食品和保健食品,便可逆轉疾病。

此外,台灣的電視節目中有許多所謂的「名醫」,他們更為狡猾。他們或許不會直接提及「自然療法」等敏感詞語,但所宣揚的內容與自然療法極為相似。例如有一位名醫,曾在政論節目中宣揚提升免疫力的方法,但卻其實是在推廣保健食品,而這些產品偏偏可以在他自己的店裡買到。

這樣的情況並不僅存在於台灣,國外亦同樣普遍。根據《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2009年至2022年間,美國播出的《奧茲醫生秀》節目中有36%的醫療觀點缺乏科學支持,15%甚至與科學實證相矛盾。

一般人常因醫學知識有限而錯以為,電視上持有醫師執照的人言之可信。然而,除了一些自然療法醫師外,許多主流西醫醫師為了個人利益,借助自身媒體影響力,不斷宣揚有關保健食品治療各種疾病的虛假信息,誤導了大眾。

林慶順教授在【科學的養生保健】網站中也指出:“這10多年來,美國的國家健康研究院每年都要花費數億美元來資助維他命D補充劑的研究,而結果呢,所有的臨床研究,包括癌症,心臟病,糖尿病,骨質酥鬆,自體免疫疾病等等,全都是以無效,甚至有害收場。可是呢,這位維他命D萬靈丹之父(指Michael Holick)還是繼續在推銷,而普羅大眾呢,還是繼續在買單。”

知名醫生YouTuber為何堅持推廣「維生素D」保健食品?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林慶順教授以他的專書【維他命D真相】和高水準的論文,積極支持一項主張:維生素D補充劑對健康無益,甚至可能有害。多年來,他在自己的網站「科學的養生保健」上不斷宣導這一觀點,並鼓勵民眾認為透過陽光和飲食攝取維生素D才是正確的方式。

有一位國內醫師,同時也是熱門YouTuber,曾以高學術水準自居,但當他的訂閱者增加到數十萬人時,卻開始推廣一款兒童專用的「維生素D」保健食品。他聲稱因為人們經常使用防曬產品,再加上維生素D主要存在於動物的內臟中,所以大多數人體內維生素D都不足。

然而,醫學界對於體內維生素D的正常值尚未達成共識。美國的「內分泌學會」將正常維生素D值訂為30ng/ml,聲稱大多數人體內維生素D都不足。而這個指南的主要貢獻者恰巧是之前提到的醫學專家Michael Holick。

難道這位知名醫生YouTuber沒有閱讀國外高水準的期刊論文嗎?他理應明白這類保健食品對健康並無實際益處,但仍堅持向粉絲們推銷這些產品,令人擔憂。

第二個原因是,自然療法經常使用陰謀論的方式,試圖指控主流西醫和藥廠共謀。這些理論聲稱,藥廠與高水準期刊機構串通,透過操縱研究參數等手段,有意讓某些保健食品治療疾病的實驗結果失敗,以使人們相信只有藥廠研發的昂貴新藥和器材才是解決方案,這樣他們可以長期獲得利益。

一些自然療法的醫師在新冠肺炎爆發初期聲稱高劑量維生素C和NAC等治療對新冠肺炎有很大幫助,但未被主流西醫所接受。他們聲稱這是因為這些保健食品太便宜,對醫療界的高層不利,於是被壓制。

這些陰謀論雖然在社交媒體上廣泛流傳,但實際上卻未被科學證實。我們應該認識到,高水準的期刊論文不太可能全都是虛假的。

在愛爾蘭物理學家David Robert Grimes的書【反智】中,他提到一個觀點:相信陰謀論意味著要相信全世界的製藥公司和管理機構,無論其規模如何,都參與一個巨大的詐騙陰謀,這些公司會放棄發現治療疾病的方法所帶來的利潤和聲譽。

他的書中還提到一個問題:正常的藥廠會壓制治療疾病的方法嗎?關於天然產品無法申請專利的謠言並不成立,因為使用天然來源的物質並不會成為商業化的障礙。實際上,我們使用的許多藥物都是從植物、草藥和動物中提取的。如果薑黃或維生素D能治療癌症,藥廠們會積極提取它們的活性成分並證明其療效,而不會參與陰謀計劃。

揭開健康之謎:自然療法真的有效嗎?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所以,這是否意味著我們不能參考自然療法所提倡的所有理論呢?我不完全認同這種觀點。

在我誤信自然療法的那幾年裡,我學到了許多食物與血糖之間的關係,以及一些油品的相關知識。

多年以來,我一直有骨質密度過低的問題,儘管我有刻意多吃含鈣食物和補充鈣片,但問題仍無法得到解決。

然而,在閱讀有關自然療法的書籍以及與自然療法醫生實際討論這個問題後,我得知維持骨質密度的關鍵不僅僅是鈣,還需要攜帶維生素D和K2才能真正有效保護骨骼。

在連續兩次健康檢查中,我的骨質密度仍然過低,因此我決定嘗試增加攝取這兩種營養素的食物﹙納豆&黑木耳﹚。三年後的健康檢查顯示,我的骨質密度從負二點多改善到負一點多。

當然,這只是我自己的實驗結果,不能完全證明自然療法的理論是有效的。但由於有了這樣具體的改善效果,我仍然會繼續保持這種飲食習慣。

總結起來,我們在選擇治療方法時應該持謹慎態度。儘管一些保健食品對某些人可能有效,但是大多數保健食品缺乏科學支持,不太可靠。就像小學生在解數學題時需要使用正確的方法和答案一樣,我們在決策健康治療方法時應該優先考慮基於科學研究的循證醫學。

醫療專業人員的建議和科學證據是選擇合適治療方法的重要依據。就像小朋友需要老師的指導和知識一樣,我們也需要醫療專業人員的專業建議。他們擁有豐富的醫學知識和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做出明智的選擇。

延伸閱讀

鈣片越補,壽命越短?﹙陳俊吉醫師見解﹚

維他命D研究回顧﹙王介立醫師見解﹚

不要吃水果,吃綜合維它命就好了?﹙王介立醫師見解﹚

專業知識、利益與維他命產業﹙張淑卿教授見解﹚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