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棋常識破除:不是天賦,刻意練習才是真正的關鍵密碼!

前言

大約在兩年多前,美國心理學教授Anders Ericsson和科學作家Robert Pool合作,出版了一本造成學界轟動的鉅著–【刻意練習】

書裡面使用了大量實際的案例和嚴謹的理論,除了打破一般人對“一萬小時法則”的錯誤認知以外,還將刻意練習的精要濃縮成四個要項。

第一個要項是要求練習者對練習的項目要有一定程度的針對性,拿五子棋的領域來說,就是分成開局定石、連接資源的熟練度﹙詰棋﹚、攻殺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先後手的敏感度等等。

光是這樣粗略的分項,還是遠遠不夠。就拿五子棋定石來說,你也許對某些特定開局比較不熟,那麼就得利用這些開局的定石庫來進行針對性的複習。

不只如此,由於不同的規則設置,會衍生出各種不同的定石珠型。有些本來在一般五子棋規則中很難出現的不平衡開局,在後續出現的新規則當中重新上架成為熱門開局等等,都是志在精進的愛好者們特別要留意的。

第二個要項是練習的時候要求全神貫注,不能在過程中呈現放空的狀態,否則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

第三個要項是只能在“學習區”裡面練習,也就是要在你不太熟悉的範圍裡面,進行針對性的反覆練習。這其實很容易理解,如果我們一直在早就熟練的舒適區裡面不停打轉,充其量只不過是在混時間而已。

第四個要項,是我認為最容易被人們忽略的一個重要環節,同時也是本文想對你特別提出的關鍵節點–即時回饋!

即時回饋的意思是說,你得在重複訓練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自己技術上的錯誤和弱點,並且立即做出調整。

要想獲得即時反饋,最高效率的做法是請一個老師從旁觀察你訓練上的各種環節,有任何錯誤就得馬上做出修正。

學五子棋閉門造車的毀滅性後果

接下來的內容,是魚丸湯前幾天在Youtube平台上,看到有五子棋愛好者分享了他的棋局,並做了一個五分鐘左右的短評。

下面就利用他所講的這個例子,告訴你有老師指導和自己閉門造車的練習,兩者對比之下會產生怎樣巨大的差異。

Gobang Renju01 圖1

圖1是這位棋友實戰過程執黑的前幾手棋。黑5活三是一步不可取的敗著,然而白6卻莫名其妙地擋錯邊,從而失去一舉拿下此局的絕好機會﹙一模一樣的棋型出現在我的舊作《五子棋對局中的詭計!如何避免成為對手“死三”騙局的受害者?》的圖3裡,有興趣的棋友可以點擊紅字超連結前往參閱﹚。

黑11補強使得黑9活三成了一步壞棋,這是因為黑9如果單走在黑11這個位置的話,左邊就沒有雙活三的弱點出現

另外一個不好的要點是黑11,這手棋其實存在下面圖2的手順,可以直接一波攻勢來帶走白棋。

Gobang Renju02 圖2

黑先15衝四解消掉白A的做殺點,再於黑17活三攻擊後取勝容易。

Gobang Renju03 圖3

上面圖3為圖1的後續實戰演變。白1把黑棋雙活三的弱點給補掉,很明顯是幫了黑棋大忙的一步弱招。但接下來黑4活三的下法過於笨重,被白5反跳活三後,成了黑棋不容易獲勝的混戰局面。

黑4的選點改於下面圖4黑1外擋的話,白棋將找不到任何可以擋住黑棋攻勢的次一手,有興趣的棋友不妨試著驗證看看。

Gobang Renju04 圖4

那麼,圖3的白1該如何下比較好呢?請你在此稍微先停下來,好好的想一想,再繼續追看下面圖5的答案。

Gobang Renju05 圖5

由於黑棋多下了△這顆贅子的緣故,白棋可以瞄著黑棋禁手的弱點,走在白1或A點的位置來對黑棋施壓。

接著,該視頻的解說者便跳到棋局的尾聲,也就是下面圖6的盤面繼續進行講解。

Gobang Renju06 圖6

講解者在這裡說,白1活三時,黑棋千萬不要像實戰時的他一樣選擇黑2左擋,被白3衝四攻擊後,黑棋只能接受雙活三裁定敗的命運。

Gobang Renju07 圖7

那麼,真的如解說者所言,黑2改成上面圖7那樣右擋,同時出現A位四三點的走法就不會輸了嗎?

事實的真相是,白棋依然可以用下面圖8的手順簡單取勝。

Gobang Renju08 圖8

結語

為了您閱讀上的方便,魚丸湯將兩個實戰過程的圖片重新貼在下面。

Gobang Renju09

誠如前面所言,上圖黑5活三是一步快速致敗的壞棋,很可惜的是,他的對手也沒能針對這手棋做出正確的反制,導致解說者最後仍然沒有察覺到這個足以左右勝負的癥結點。

黑9、11自動讓己方子力產生棋形上的弱點,同樣值得大家引以為鑑。

解說者因為沒看過我《動個小手腳,就能隨意操控對手的五子棋實戰秘術》這篇文章,所以沒有辦法辨識出下圖白1活三後,黑棋右擋同樣無法成立的這個真相。

Gobang Renju10

這種種的一切,都在在突顯出“即時回饋”對技術精進的重要性,缺乏老師的意見回饋,很難避免不斷地在棋局中犯下同樣的錯誤而不自知。

說到這裡,可能會有許多網友抱怨,想要成為一名五子棋高手,只有找人指導這條路而已嗎?難道自學就一定行不通嗎?

魚丸湯的答案是︰不一定。

你一樣可以透過看書、上網閱讀高手們的實戰心得…等方法來充實自己的理論,並且下載“連珠妙手”、“弈心”或“黑石”這些程式來進行對練。

行有餘力的話,多參加台灣五子棋協會舉辦的正規棋賽,驗證一下自己反覆練習的理論是否存在缺陷,同樣可以達到高手的級別。

當然啦,對於觀念或技術上的錯誤,想達到快速獲得修正的話,尋求專業老師的指導效率會比較好。

上 / 下一篇文章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